当分歧与矛盾产生后
曾经的亲情也可能成了伤人的利器
好判的是法律,难断的是情理
赢了官司输了亲情
这一方天平究竟如何摆正?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清波引(第一回)
前女婿为病妻举高债 久不还与岳父对公堂
秋雨来得很急,一纸诉状引一池风波。今年10月,马先生气冲冲地来到沱牌法庭,还没坐下就向法官说要告自己的前女婿小伟。原来,小伟在与马先生的女儿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曾多次向马先生借款。2019年初经双方结算,小伟下欠马先生19余万元并向马先生出具借条。之后不久,小伟就与马先生女儿办理了离婚登记,双方对婚内的债权债务进行约定“夫妻双方的共同债务,离婚后由男方偿还与女方无关”。但此后长达五年,小伟并没有按照借条约定向马先生还款,马先生无奈遂一纸诉状将小伟告上法庭要求还钱。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前女婿为什么向岳父借款19余万元后拒不支付?承办法官徐彬向前女婿小伟了解情况。谈及这个,小伟也是一肚子怨气,称借条明细里写得很清楚,这笔借款中,有14余万元是用于马先生女儿看病以及马先生孙子住在其家里的高额生活费。天下哪有父亲跟前女婿清算自己女儿医药费、外孙生活费的?这个借条是当时马先生“挟孙子以令父亲”胁迫他写的。
双方数年来的心结已演变至剑拔弩张的地步,法官、调解员多次轮番上阵均以失败告终,马先生咬定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女婿气愤称自己给前妻挣钱看病长达数十年,到头来还要被岳父清算,这是哪门子的道义。
行路难(第二回)
犟翁婿调解陷僵局,倔法官坚持寻突破
法官看着卷宗发起愁,这个案子并不复杂,从借贷关系讲,借款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小伟也承认借条由其书写,且自述签下借条时,自己父母也在场见证,小伟虽然声称书写借条时存在被强迫的情况,但无法举证证明。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离婚时小伟又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独自承担所有债务。因此,小伟应当向马先生支付全部借款19余万元。
好判的案子未必简单,从矛盾根源讲,这是一起过往恩怨交织良久的家务事,一判了之的背后注定无法化解久存的“家庭”矛盾,甚至有可能引发双方之间更激烈的冲突,彻底将两个家庭推向对立。
经过几轮调解,都无法撼动倔强的“前翁婿”二人。于是本案开庭进行审理,庭审中双方依旧各不相让,言语中均是对彼此多年来的不满。庭后,看着写好的判决,承办法官心里很不是滋味,法庭里那句刻印在墙上的“法官不能判人情案,但必须要有人情味”的座右铭,让他实在不愿意就这么简单地一判了之。思前想后,他决定将写好的判决停止送印,并立即召集法庭的助理、书记员开会,下定决心要为这场线团一般理不清的纷争寻一个解法。
几人埋头思索,本着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想法,希望从马先生女儿找到突破口,但始终无法联系上她,事情又陷入死胡同。
书记员感叹道:“这真是强势的爷和固执的爸,生病的妈和破碎的他。”话音未落,众人欣喜相望找到了另一个突破口——小伟儿子!尽管双方已经离婚,但是儿子始终是两个家庭不可割断的一个枢纽带,当法与理陷入僵局的时刻,也许情与义是修补裂痕的一道良方。
风波平(第三回)
为儿孙双方谈方案,守初心终得小圆满
承办法官重振旗鼓,再次邀请翁婿二人来到法庭调解。法官先和小伟聊起了儿子的情况,提到儿子,小伟终于打破那层拒绝沟通的防线,红着眼睛说道,现在的他确实无力负担这十九余万借款,前些年他出车祸腿落下了残疾,只能在工地上做些活计,抚养儿子已是不易,明年儿子就要高考了,愿望是考上国防大学,他现在最要紧的事就是供儿子读书。
了解到这些情况,承办法官又拉着马先生促膝谈心,跟他聊小伟这些年的近况,聊他孙儿的学习情况、高考志愿,渐渐的马先生也不再是一块冰冷的铁板,他也讲起这些年照顾生病女儿的不易,对小伟这么多年音讯全无逃避债务的难过,比起追回欠款,更让他寒心的是小伟长达五年的不闻不问。
承办法官宽慰道,“小伟与你女儿共同生活时,都在挣钱替她治病,说明小伟也并非无情,现在哪怕残疾却依旧想供孩子上大学也并非无义。这些年确实是挣不到钱才顾不上还这笔借款,现在不答应你这边的金额,是因为做不到的事情他不想承诺。你的孙儿还有考上国防大学的愿望,作为孩子的外公,忍心因为一时意气之争断送孩子的未来吗?”
马先生陷入了沉默,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最终愿意让步和小伟达成和解。
内心有了对彼此的理解与对孩子未来的考量,双方终于平和地坐在一起,商量起切实可行的还款办法,法庭平衡双方情况,多番商议后一份双方满意的调解协议就此诞生。
数年来的争执在这一刻画上了句号,虽然生活中的苦难将家庭关系挤出裂痕,但是只有理解彼此过往的不易,心系孩子的未来,才能从过去的泥潭里抽身共同迈向新的生活。拿着调解书的小伟松了一口气,马先生的眉宇间多了些释怀……
从法庭里出来,夜已深沉,空中高悬的月亮明亮澄澈,月色下马先生和小伟站在门口说了会儿话,看了会儿月亮。秋风萧瑟,但人心已合。